“皇帝都是好人?醒醒吧,别被电视剧骗了!自古帝王多薄情,在帝王眼里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家人。”可你静下心想想:那些被后世捧上神坛的帝王,真就个个圣贤?还是说,恰恰是他们身上那些“黑得发亮”的狠劲儿配资门户网站平台,才把四分五裂的中国,硬生生拧成了一股绳?
今天咱不唱赞歌,也不泼脏水,就聊聊四个争议拉满、手段狠辣,却在关键时刻“扛起整个文明”的狠人:秦始皇、汉武帝、唐太宗、朱元璋。他们不是道德完人——有人杀兄弟上位,有人动不动就剥人皮,可偏偏是这些人,在历史最混沌的关口,干出了别人不敢想、更不敢干的大事。
先说秦始皇嬴政。提到他,很多人脱口就是“暴君”“焚书坑儒”的家伙,这话一点不假。但你有没有想过:要是没有他,今天的中国会不会像欧洲那样,几十个小国互相较劲?
战国那会儿,齐国人写的“马”字,赵国人压根不认识;你从咸阳拉一车粮去楚国,车轮卡在半道,因为各国轨道宽窄不一;更别提度量衡了,一斤在秦国是十六两,在燕国可能就十二两。做生意?交税?简直是地狱模式!
可嬴政统一六国后,第一件事不是开庆功宴,而是搞“全国标准化”:文字统一用小篆,车同轨定为六尺,度量衡全国一把尺子量到底,连老百姓该守什么礼、行什么道,都由中央定调。
最狠的,是他一刀砍掉了周朝延续八百年的分封制,把天下划成36个郡,郡守县令全由他亲自任命:地方想搞“独立王国”?门儿都没有!这套郡县制,汉朝照搬,唐朝优化,连清朝都不敢动。说白了,中国能两千年不分裂,根子就扎在他这儿。
当然,他修长城、北击匈奴、南平百越,把岭南(今广东广西)正式纳入中原版图,也是实打实的开疆拓土。你说他残暴?也没错。但你要说他没格局?那真是小看了这位“始皇帝”的野心,他要的不是一代王朝,而是一个永不散架的帝国。
再看汉武帝刘彻。如果说秦始皇搭的是钢筋骨架,那刘彻就是往里灌注“文化水泥”的人。他干了一件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事情:听董仲舒一句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立马把儒家捧上神坛。
很多人骂他压制思想自由,可你站在当时看,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固然热闹,但思想太散,国家怎么凝聚?他设太学,让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成为官方教材,从此读书人有了共同语言,老百姓也有了行为准绳,像这样的人,足够流芳百世。
对外,他更是个“赌徒”,他是怎么做的呢?简单、直接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,本意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,结果张骞一走十几年,硬是走出一条丝绸之路,这种成就,你敢想象?自此之后,中国的丝绸、瓷器可以一路卖到罗马,同时西域的葡萄、苜蓿、胡琴也涌进中原,如此一来促进了经济交流。
这哪是外交?分明是古代版“全球化”!军事上,卫青、霍去病横扫漠北,打得匈奴“漠南无王庭”,河西走廊从此姓“汉”,酒泉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,四大郡就这么立起来了。
对内,他用“推恩令”把诸侯王的地盘越分越小,儿子、孙子、重孙子都得分一块,几代下来,诸侯连个县城都守不住,等于温水煮青蛙,悄无声息削了藩;有人说他晚年迷信方士、穷兵黩武,确实有黑点。但不可否认,正是他把“汉”从一个朝代,变成了一个文明符号,直到今天,我们还自称“汉族”,说“汉语”,写“汉字”。
接下来,再看看李世民。他的上位史,放今天就是顶流宫斗剧——玄武门之变,亲手射杀大哥李建成,逼老爸李渊退位。这操作,搁谁身上都是洗不掉的道德污点。可神奇的是,他登基后没遮掩,反而用政绩“硬刚”舆论。
李世民非常清楚隋炀帝为啥亡国了,总结起来就几个字:折腾百姓,劳民伤财。l因此,李世民反其道而行:轻徭薄赋、劝课农桑、兴修水利,这些可都是兴国、利民的政策,想不得到拥护都难。贞观年间,全国人口从200万户飙升到380万,史书记载“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”——这在古代,简直是理想国。
更难得的是,他超级能“挨骂”,能容忍,心胸宽广。魏征这人,嘴比刀子还快,动不动就怼:“陛下这事干得蠢!”“您又飘了!”换别的皇帝,早拖出去砍了,甚至还会祸及他的家人。但是李世民不但忍着,还说:“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,这种胸怀在古代有几个皇帝可以做到?”,除此之外,李世民重用房玄龄、杜如晦,一个善谋,一个善断,三人组成了大唐最强“铁三角”,如此一来让大唐越来越强、最后开创盛世。
李世民还干了件超前的事:大力推广科举。在古代当官靠门第,拼爹就行;他却让寒门子弟凭真本事考上来,这样就会给百姓子弟很多机会,让他们也可以为国效力。马周、戴胄这些草根,靠一张试卷逆袭成高官,百姓服气,社会也活了,子民也更加幸福。
对外,他打垮东突厥后,没搞屠杀,反而设“羁縻府州”,让突厥贵族继续管部落,保留习俗;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,带去中原的纺织、酿酒、历法技术,汉藏关系直接升温。各族首领尊他为“天可汗”,这不是靠刀剑压出来的,是靠胸怀赢来的。
最后说朱元璋。他是真·底层逆袭天花板:小时候给地主放牛,全家饿死,当和尚讨饭,寺庙被烧后流落街头。谁能想到,这个连饭都吃不上的乞丐,十几年后竟能推翻元朝,坐上龙椅?
1368年,朱元璋打出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”的旗号,徐达、常遇春北伐,拿下元大都(今北京),汉族政权时隔百年重回中原,这种魄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。要知道,朱元璋他这不只是改朝换代,更是一场民族精神的“重启”。对当时的汉人来说,意义不亚于光复河山。
朱元璋登基后,他第一件事就是反腐,不管是谁,都不准搞腐败。朱元璋深深知道,元末贪官横行,百姓苦不堪言,如此下去他的天下也不会太久。他立下死规矩:贪污60两银子以上,砍头!除此之外还要“剥皮实草”,把人皮塞满稻草挂衙门口示众,光是看字眼都让人毛骨悚然,这样你还敢贪吗?空印案、郭桓案两场大清洗,几万人掉脑袋。手段是狠,但官场风气一夜扭转,不少人看到朱元璋就害怕。
朱元璋还废了丞相制,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,设锦衣卫监察百官,皇权空前集中。后人说这导致皇帝太累,逼出内阁,又滋生宦官专权。可站在朱元璋角度看,他怕的就是权臣篡位——他自己就是从乱世打上来的,深知权力一旦失控,江山立马易主。
经济上,他推行屯田、鼓励开荒,还搞出“鱼鳞图册”登记每块地、“黄册”统计每户人,赋税公平了,农民安心种地,明朝三百年的底子,就这么打下来了。
这四位帝王,谁没黑点?秦始皇急躁,汉武帝晚年昏聩,李世民手染兄弟血,朱元璋杀人如麻,但是他们四人总结起来就是功大于过,堪称千古一帝。
除此之外,中国还有其他皇帝,宋太祖赵匡胤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,但他没留下传世制度。康熙雄才大略,可影响力基本局限在清朝。而上述四位皇帝,一个定制度,一个塑文化,一个创盛世,一个复中华,他们的动作,直接重塑了中华文明的底层代码。
对于此,您怎么看呢?
盈信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